第十七届北京市体育大会速度轮滑项目比赛暨全运会轮滑项目选拔赛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14日 |
||
各有关单位、团体、个人: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推动全民健身,提升国民体质,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和参与度,迎接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组速度轮滑项目比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 群众赛事活动规程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各项目规程》和北京市体育局、体育总会备战计划,为更好的营造全民迎全运,全民上全运要求,定于2025年4月26日在北京市朝阳区FREE X TOP轮滑基地举办第十七届北京市体育大会速度轮滑项目比赛暨全运会轮滑项目选拔赛,促进轮滑运动推广普及,按照全运会赛事周期做好集训备战组织工作,请积极组织报名参赛。关于本次赛事具体信息请阅读下方竞赛规程: 一、赛事名称 第十七届北京市体育大会速度轮滑项目比赛暨全运会轮滑项目选拔赛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体育总会 承办单位: 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 北京市冰上轮滑运动协会 协办单位: 北京中体亚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三、赛事时间、地点 速度轮滑项目 四、竞赛项目 (一)速度轮滑男子组:500米+D争先、1000米争先、10000米积分淘汰 (二)速度轮滑女子组:500米+D争先、1000米争先、10000米积分淘汰 五、参赛资格 (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规程总则》要求进行身份认证。运动员代表本人户籍所在地、长期居住地,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时间划定为规程总则颁布之日。 1.以户口所在地报名的,提交户口本和身份证。如果身份证与户口本不一致,以户口本为准; 2.以长期居住地报名的,提交居住证和社保缴纳记录; 3.以行业报名的,提交工作证或劳动合同,同时提供企业单位的工资证明、纳税、社保缴纳证明材料; 4.女55岁以上、男60岁以上已退休的运动员可不提交社保缴纳记录材料; 5.以上证明材料须显示运动员本人于总规程颁布日(2023 年 8月29日)之前所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与所代表的参赛单位一致; 6.运动员须年满15周岁(2010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 7.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解放军、行业体协等体工队有过正式编制的轮滑运动员为专业运动员,不得参赛。 (二)所有运动员须身体健康,有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参加速度轮滑比赛: 1. 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 2. 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 3. 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 4. 冠状动脉病和严重心律不齐; 5. 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 不适合本项运动者。 (三)其他要求以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轮滑协会颁布的全运会相关要求为准。 六、报名 (一)报名时间 联系人:王金英 手机号:18810007856(同微信)bjblxh2025@163.com邮箱。 (二)报名要求 1.团体报名、个人报名均可; 2. 符合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比赛规程相关要求的男、女运动员; (三)报名材料:请将自愿参赛安全承诺协议书、身份证(户口)复印件、参赛意外伤害险复印件纸质版在报到时交于组委会。 4. 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竞赛办法 (一)竞赛规则 执行中国轮滑协会最新审定的《速度轮滑竞赛规则与裁判通则》和补充规则。 (二)参赛办法 1. 运动员参赛时须向检录裁判员出示《参赛证》、身份证,无证者不得参赛; 2. 运动员须着专业装备参加入场式和比赛,佩戴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轮滑装备; 3. 组委会有权拒绝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及危险性器材的运动员参赛。 八、纪律处罚 (一)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本项比赛的竞赛规程,保证赛场秩序,比赛期间无论何种原因,出现赛风赛纪等违规行为,组委会将依据国家、北京市赛事管理相关规定和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给予处罚。如有触犯行为将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参赛者如有弄虚作假者(包括但不仅限于年龄造假、跨性别组参赛、隐瞒先天性疾病等)取消所得名次和证书。 九、其他规定 (一)参赛运动员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二)每名运动员需签订《自愿参赛安全承诺协议书》,自愿参赛安全承诺协议书必须由本人签字(末成年人需监护人签),其他人员不得代签; (三)不接受比赛日当天现场报名的运动员; (四)各参赛运动员交通费、食宿等费用自理; (五)组委会有权无偿使用运动员的图片、录像等进行旨在促进轮滑运动发展的各项宣传、推广活动; (六)运动员禁用违禁药品。 十、录取办法 (一)单项前三名发奖牌,前六名颁发证书; (二)单项获得前3名选手,将有资格入选全运会集训队; (三)资格+组委会综合评定,确定参加全运会预赛名单,选手自愿参加。 十一、仲裁和裁判 仲裁、裁判员由北京市冰上轮滑运动协会统一选派。 十二、安全保障 (一)比赛现场 提供医疗服务,凡医疗服务超出现场范围的,所需费用自理。因个人身体及其它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者本人承担责任。 (二)免责声明: 1. 轮滑运动属于激烈运动,参赛人员应(必须)充分了解到轮滑比赛有受伤和事故的可能性,并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决定是否参赛。 2. 参赛运动员须承诺身体健康,适合轮滑运动,并做好个人安全防范措施。 十三、本规程解释权属赛事组委会 十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1.如赛事场地和时间变化,组委会将提前另行发布赛事补充通知,敬请关注。 2.领队、教练、裁判联席会议 时间:2025年4月24日中午12点
北京市冰上轮滑运动协会 2025年3月31日
附件2
|
||
|
||
|
||